這陣子興起「鐵道 小城 慢慢走」的念頭,cliff說,先就近到瑞芳走走吧!
由於瑞芳為前往九份老街、金瓜石、深澳線和平溪線的轉運站,許多人到此轉乘客運,我和cliff並沒有設定要看什麼,只是想單純到一處小地方漫遊,感受一下山城的氛圍,就只是這樣…
搭著區間車,搖呀搖~~過「汐科站」旅客差不多快下光了,在瑞芳站下車的也沒剩幾人,站上感覺有些冷清。
最初的火車站玄關大門就開在現今後站,站前的逢甲路與瑞芳街相當繁榮,如今,「舊街」已隨著淘金熱潮退逝而洗盡鉛華。
我們依地下道「瑞芳老街」的指標,走出後站,眼前呈現的景象,一時之間,時光彷彿凍結在四五零年代,街衢清冷,幾乎沒有行人,令我感到十分意外。
一出後站就看到這隻流口水的大狗,可愛極了!(由老房子改建的冰淇淋專賣店)
路口處掛了一張大地圖,標示了十幾處老街景點,好吧!來了,我們就按圖索驥吧!
先從逢甲路走起,往「瑞芳輕便道遺址」去。(位於逢甲路139號旁的巷弄)
早期輕便道的設計是為了運煤礦、甘蔗,輕便道旁的房舍也是有牌的紅燈區。
短短的老街,所剩無幾的老房子,因為今天沒有遊客,空間舒徐,很合適徒步慢走。
「廖建芳古厝」是很有年代的紅磚建築,原本是一間茶商開設的茶行。
「義方商行」建於1930年,是早期瑞三鑛業總部,算是維護的不錯,尚安然健在。
階梯上方有「瑞芳舊街林齒科舊宅遺跡」,據說已於2017年遭地主夷平消失,因階梯長滿青苔,乏人照料,天雨濕滑,就此略過。
山城轉彎處常可見階梯,階梯盡頭的老門,頗有遠離紅塵、隱居遁世的意境在。
走到逢甲路盡頭向左望,可見瑞芳隧道,喜歡上方的字體,上橋過後便可抵瑞濱海邊。
從逢甲路回頭走,一直走到「瑞芳高工」,公車站牌前的一堵牆,挺美的!
鑽進橋下涵洞,也是一堵彩繪牆與瑞工的畫作。
之後連接到瑞芳街,可見「潛龍在淵」的階梯,是瑞工製作:瑞芳的歷史足跡。
繞這一小圈可以看出,瑞芳高工在創生一個「具歷史、有古蹟、享藝術、被創生」的「文創瑞芳小鎮」所貢獻的力量。
「瑞芳旅社」
已經歇業的老旅社,訴說著老故事。
最後折回火車站,吃了「保雲芋圓」招牌菜頭滷和花生芋圓。菜頭滷還不錯,芋園很普通,說是一甲子的老店,牆上保雲的照片,看起來是一位溫婉優雅的阿嬤!
很多人說老街處處皆是迷人的歷史遺痕,實際上走一遭,發現舊街幾棟老屋古厝皆已斑駁傾圮,岌岌可危;老街不見人潮,充滿稀微落沒感。
不過,我倒是蠻喜歡這種清冷氛圍,走在這座有著舊時色彩的小城,感受屬於它的獨特味道。
說這裡是一處熱門觀光景點,我有點看不出來,想想,瑞芳就這樣嗎? cliff和我決定往前站瞧瞧去!
從掛滿可愛彩瓶的樓梯進入地下道,兩邊牆上鑲了一些瑞芳昔日的黑白老照片,極富懷舊風,給了我一種彷彿走入時光隧道,身處礦坑的穿越感。
火車站前站售票口上方,一列排開的台鐵火車頭,印證了其上的宣傳話語:「台鐵邀您跨越時空 欣賞瑞芳之美」
真的跨越時空耶!從舊時傳統社會跳轉成現代工商時代,前站正如一般小鎮的火車站,聚集了人潮與商機,生活機能比後站發達很多。
瑞芳附近觀光景點眾多,火車站前的客運站,往基隆、台北方向的班車在這裡搭,也有「計程車招呼站」,可前往金瓜石、九份等熱門景區,立有公定價格。
前站向前走50~100公尺處有「瑞芳美食街」,午餐時間到了,就踅了進去。
裡面有不少市民小吃,我們品嚐了豐味肉羹和阿伯熱油麻糬,都好吃。
我對逛熱鬧小城實在沒興趣,可飯後散步是一定要的,想說隨便走走,遠遠望見~~半月型的鐵橋後方好像有條溪流,為之雀躍不已!
迷濛遠山下,果真河水潺潺流淌著,這條400公尺長「龍川步道」整治改善得相當好。
一旁的瑞芳國小,綠意盎然。
步道不長,來回走著,也在休憩座椅上閒坐,欣賞沿線種植的植栽,向介壽橋望去,潺潺流水與迷濛遠山相襯,讓人心曠神怡。
我對cliff說,不管今天的行程如何,最後這「龍川步道」漫步,真可謂神來一筆,足以讓我心滿意足打道回府了!
附記:
趁著輕車簡行,想要多走一些不同的路線,去程搭捷運到「南港火車站」轉台鐵,回程搭台鐵到「松山火車站」轉公車,也是不錯的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