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阿爾卑斯國際藝術節集結國內外藝術家,利用大町市的自然和氣候創作藝術作品, 以藝術為嚮導,體驗純淨豐沛的融雪水、凝重清澈的空氣、豐富的四時風光、表達氣候的飲食文化。
我從未聽過大町市這座城市,因著藝術祭做功課才知:
以往大町市較為知名的旅遊方式,是冬季前往北阿爾卑斯山脈與黑部立山賞雪、滑雪的觀光客,在入山以前下塌休息之地。
看著展場分布地圖,我不知所從,那麼廣闊的山水要如何抵達? 交通相當不便的山巔水涯,行前無論如何規劃,都只能選定寥寥幾處作品,必定會留下有諸多遺珠之憾。直到開展前幾日,終於在官網上看到「藝術巴士」的訊息,讓我大大鬆了一口氣。
(藝術祭官網圖片)
主辦單位想讓民眾前往拜訪散落在城鎮周邊的作品,勢必要有完善的交通接駁網絡,有了「藝術巴士」專車,我們才可能在短時間內抵達三個市街以外的展場(「仁科三湖」、「東山區」、「源流區、水壩區」),參訪大自然的山林&藝術作品。
「藝術巴士」分ABC三條路線,第二天一早,我毫無懸念的選了A路線,因為有我最想前往的「仁科三湖」。
拿著事前預購的「北阿爾卑斯國際藝術節感謝護照」,從信濃大町站搭上專車,沿途穿越幾個村落後,最後會抵達藝術祭策展的仁科三湖-青木湖、中綱湖、木崎湖。
第一站:記憶的睡眠 佐佐木類(日本)
「舊中村家住宅馬廄」 這座國家重要文化財有著相當獨特茅草屋頂。
以這裡為舞台呈現的玻璃裝置藝術,植物在玻璃中與三百年古民宅中的記憶一同變成灰,釋放出的空氣或濕氣變成氣泡,將土地的記憶刻畫在玻璃上。
專車循山環繞,來到美麻地區,此刻成熟大米呈現出耀眼澄黃,美極了!
第二站:黑色痕跡 徐旻婷 (韓國)
在採光明亮的室內槌球場,出現一件令人聯想到樹木傾倒在雪地上的裝置藝術作品。以白色保麗龍塊狀上的碳化巨木,象徵地球暖化以及山林火災等威脅,表現出自然災害導致的物質喪失以及附隨而來的心理影響。
第三站來到美麗的木崎湖畔,這兒有兩件作品:
1. 與水共遊「光之劇場」 木村崇人(日本)
以湖畔的空屋為舞台,透過「嬉戲」探索水與人之連結的藝術計畫。
坐在設計的漂流木上鑑賞美麗湖面的「光之劇場」,感受藝術家創作出與水共遊點子的「未來工房」,頗富深意。
從湖岸邊揚首,抑或從房子裡俯瞰,都很有意思!
2. 暴風中心的低語 卡伊特林德・RC・布朗&韋恩・加勒特 (加拿大)
深入木崎湖畔南側,走到舊城遺址的仁科神社北之森,出現一件令眾人皆大為讚嘆的的光學裝置藝術作品。
以巨大杉樹為中心的圓框令人聯想到水的漣漪,吊著約2萬個眼鏡鏡片,每個鏡片都廣角映出風景。
我們被包圍在這巨大的迴旋鏡片簾幕之中,來回走著,也成了一道風景。
感受著湖畔的風,藉由觀察,重新省視自己的周邊世界。
第四站來到位於仁科三湖正中央小巧絕美的中綱湖:
水的記憶 亞歷山德拉・科瓦萊娃&佐藤敬/KASA(日本・俄羅斯)
這是以「水」為對象的雕刻作品。湖水寧靜如鏡,在幽玄的風景中倒映出作品,看似雲朵或河川,又像是樹葉、樹木或蝴蝶。
仔細對峙,可以看見有一串串光點沿著線條往上爬,那難以捉摸的樣貌會隨著時間和地點給人不同的印象。
第五站來到創造館,有兩件作品:
1. 山林繪畫祭典 KOTAKEMAN(日本)
藝術家以大町的自然為舞台,給空間和行為上色,舉辦一場描繪巨大圖畫的祭典。
這場山林繪畫祭典讚頌北阿爾卑斯群山,尋找山主棲息之地後鋪好紙張,聚集許多人類的身體,給跳躍、舞動、獻祭的行為上色。在Rurban中綱體育館展開祭典的紀錄。
2.種子的民間傳說 蠣崎 誓(日本)
以小小的種子作為素材,表現出從飲食觀察到的人類生活。藝術家著眼於大町的飲食文化,以與飲食相關的故事、民間傳說、自然相處之道為主題。
作品妝點著創造館內的「咖啡廳&餐廳 YAMANBA」空間,兩位同行日本遊客很懂得享受旅行,以僅有的十來分鐘,在這兒點上一份抹茶、甜點,品嚐著最後一站的悠閒與美好!
北阿爾卑斯藝術祭-大町市區:https://taes49.pixnet.net/blog/post/234243114
北阿爾卑斯藝術祭-驚艷C路線:https://taes49.pixnet.net/blog/post/234270669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