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自旅行,自由自在,既然太魯閣是我心中的超級景點,既然住宿在轉運站對面,那麼再上太魯閣吧!
這天決定走白楊步道,先在7-11買了飯糰和雨衣,隨即搭車上山去也。
從天祥站下車後,要沿著台八線中橫公路徒步900公尺,之後從166.5k明隧道進入。
雖是走在大馬路上,但一側是崇山深谷溪澗潺湲,目光所及景致險峻,行來不倦。
沿途可見雙流合抱的奇景,無論遠眺或俯瞰,皆令人驚豔!
太魯閣國家公園天祥附近的白楊步道自台電施工道演變而來,步道長度2100公尺,步行來回約2小時,路徑大致平坦好走,是著名旅遊景點。
過去曾經帶著孩子走到位於2.1公里處的水簾洞,山泉從隧道頂岩壁含水層頃洩而下,水簾景觀非常特殊,記憶十分深刻。
官網上有叮嚀:行走本步道請戴安全帽,並請攜帶手電筒及雨具。多留意該步道部分為斷崖地形、多隧道或有落石風險,行走時應隨時注意安全。
白楊步道的入口是一條長達380公尺的隧道,我穿上雨衣,打開手電筒,隧道筆直,一進入就可看到彼端出口的亮光。行走隧道偶有岩壁滲出的山泉,地面一片濕漉。
白楊步道為建水壩而開的,整條步道沿溪而行,走出暗黑的長隧道,整個視野豁然開朗,迎面而來的是一個平坦的階地,橋下是立霧溪的支流瓦黑爾溪。
開始沿溪行,一路極景不斷,峽谷溪流壯闊,山壁苔流微美。
每一座山都有自己的故事,從岩層與石頭和溪流,我可以看見太魯閣峽谷的故事, 無論走哪一條步道,都令人心生歡喜!
在第二隧道前,管理處設置了觀景平台與解說站,說明瓦黑爾溪迎面而來,並在附近注入塔次基里溪,在此可欣賞峽谷之美。
我於出發前已知步道僅部分開放,可卻沒料到竟僅止於第二隧道口,無緣續往前觀賞白楊瀑布與水濂洞,心中略有失望,不過無妨,百萬年時間造就出鬼斧神工的太魯閣峽谷,一直都在,跑不掉的啦!
回程望見天祥活動中心招牌,想起學生時代參加中橫健行隊,日行19公里,到了這最後一站,欣喜興奮之情,難以言喻啊!
原本以為我會走累了,那麼就住在花蓮繼續休息,未料從山上早早返回轉運站,乾脆到火車站買張票,搭上新自強號回台北了。
都說陽明山是台北人的後花園,若是自駕,也要個把鐘頭,更不用說搭捷運轉乘公車的費時了!以此推論,那麼花蓮是否可算是台北人的超大後花園呢?
我出發當天上午訂票訂房,下午搭上車,約兩小時抵達花蓮,回程車票也是隨買隨上,車次多速度快。
如此說來~~來去花蓮,可以說走就走喔!
交通 Tip:
1.花蓮轉運站今年九月開始營運,各客運集中於此發車。
2.台灣好行太魯閣線(310)班次不多,上午有9:40、11:40兩班(假日多10:30一班)。
3.「白楊步道」在天祥站下車,沿著台八線中橫公路徒步900公尺,至166.5k明隧道進入。
4.太魯閣步道會視狀況調整開放或封閉,可上太魯閣國家步道官網查詢,也可以到轉運站對面的遊客中心詢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