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匈捷33日慢慢走行程中最令人期待的就是三個湖區。
如果說哈修塔特最知名,國王湖最精采,那麼聖沃夫岡可以說是最宜居,最令我們流連忘返的湖區了!
位於阿爾卑斯山腳下的「鹽湖區」(Salzkammergut)有著76個宛如寶石般的冰河湖泊,星羅棋布地點綴著粗獷壯闊的山巒,可稱得上是奧地利最壯美迷人的部分。
其中,四大湖(特勞恩湖、阿特湖、月亮湖和沃夫岡湖)猶如四大明珠,點亮了山間。
而被公認最美的湖泊就是的沃夫岡湖(Wolfgangsee),整個湖由12個大小湖泊串連,宛若一串美麗珍珠,溫潤又奪目,於1997年列入聯合國世界自然遺產。
旅行到第15天,頭腦和身體都有些疲憊!我們從薩爾斯堡搭乘郵巴150,轉車前進聖沃夫岡入住三晚,準備在這美麗湖區好好放鬆身心。
旅行中找路,除了時時啟動鷹眼模式,也常常接受在地人的情誼,感受到異國溫暖。
巴士抵達Strobl,必須轉546繼續前行,卻完全不見546的蹤影,在司機的兩次指示下,我們才得以找到number3站牌的正確位置。
一點都不像車站的車站,一大片綠地接連著山巒,一群人坐在濃密綠蔭下候車。
清風徐來,突然思念起家園鄉間老榕樹下的閒磕牙,再來一壺老人茶,那肯定更清幽愜意了!
走進聖沃夫岡這座迷你的湖濱小鎮,一路真是令人驚嘆不已…
建築當局嚴格執行限建政策,小鎮至今仍維持百年靈秀風貌。
居民用各種心思,為自家的房子妝點花卉、壁飾,整個小鎮幾乎找不到完全相同的房屋,家家戶戶各具巧思特色,尤其色調之大膽豐富,處處吸睛,實在是非常迷人…
我們入住希布肯白鹿飯店三晚,價格合宜,地理位置優越,就在小鎮中心的最佳面湖處。最驚豔的是,有個被一大片綠樹遮蔽成蔭的戶外餐廳,緊鄰湖畔,湖水輕盪彷彿就在腳邊。比起對面知名的白馬飯店的餐廳隔著玻璃面湖,這通透的氛圍更加自由自在。
這個湖畔餐廳非常吸引人,每到中午時分總是熱鬧滾滾。
每個早晨我們總是迫不及待的選擇湖岸第一排的座位,慢呼呼地盡情享用美景美食,愛極了在這兒消磨的許多時光!
白天,我和同伴拿著觀光map,地圖上標示了十棟有特色的建築,我倆按圖索驥,不想遺漏任一棟建築物。
在美麗的小鎮中來回穿梭著,非常開心的細細品賞,有意思極了…
出飯店轉個彎,登上聖沃夫岡教堂,裡面有座聖母瑪利亞加冕祭壇,是名雕刻師米歇爾‧帕赫爾(Michael Pacher)的傑作。
而教堂外的迴廊上,一個個拱型窗景,則是大自然的傑作,每一個拱框都是一幅畫。
沿湖邊走到盡頭,順著街梯向上,由高處望湖,山水相間,一片遺世寧靜的景象。住在擁擠國度裡的我,很難想像可以在這樣的地方生活著。
上方這一條大馬路兩旁的街道,逛起來又是另一番不同的情趣。
街邊鞋店用登山靴妝點門面,雜貨舖小庭院裡擺滿五顏六色的藝品...
這兒的小店風情處處,這兒的人們懂得生活!
就連每一餐吃飯的餐廳,各家的建築與裝潢都是既別致又出色,讓我們的眼睛和嘴巴都忙得不得了!
黃昏,往旅館旁的湖濱步道漫遊去,這條幸福步道我走了好幾回呢!
小徑一面依山一面臨湖,沿途妝點得美輪美奐,四周乾淨清爽,幾乎沒有遊客。
四下一片靜寂,彷彿只有細細的水波在微風中輕盪漣漪。
我和同伴保持著距離,以便能更加感受四周的靜謐。
夜裡商店歇息,櫥窗卻依舊點亮,小鎮散發出恬靜溫暖的迷人風采。
轉彎時瞥見白鹿旅館的招牌燈飾,處處有驚奇,好美啊!
夜漸深了...層層山脈、天空、湖水依然透著漸層的青藍。
這夜裡的小鎮,既安靜又甜美,讓人捨不得進房就眠。
白鹿飯店對面就是知名的白馬飯店。
隨意晃,一陣熱鬧的聲音由遠而近,晃到白馬廣場,果然有活動。
一群身著傳統服飾的孩子們,像童子軍一樣扛著木頭,點燃燭火,然後跳著豪放有力的舞蹈,引來觀眾們熱烈掌聲!
那白長裙、尖帽子、吊帶褲...,這一夜,我將擁抱著童話故事入眠!
交通小Tip:
(1) 在薩爾斯堡中央車站的F月台搭150號巴士到施特羅布爾(Strobl Busbahnhof)站,轉546號巴士到Markt下車,步行進入小鎮中心。
(2) 在薩爾斯堡中央車站上車跟司機買票,不必分段,可以直接買到目的地的票。
(3) 白馬飯店一樓有間"施華洛世奇"專賣店,貨色齊全,價格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