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我就極鍾愛曼谷昭披耶河的那份特殊氛圍,除了河岸兩側有重要的寺廟和觀光景點之外,河邊落日與夜色也十分引人入勝。
如果問我,曼谷行住那兒好呢?
我會說:選個河邊飯店住住,享受那份異國浪漫情調吧!
"曼谷是拉差雙城記”此行的最後四天,我們住進了cp值頗高的Ramada河濱飯店,慵懶地搭著接駁船進進出出,也輕鬆的遊賞了Asiaquite和LHONG 1919。
出發前在”看見泰國”的網站上發現一個曼谷新景點,位於曼谷昭披耶河西岸的「廊1919」,這是一座由老建築改造的歷史文創園區。
「廊1919」興建於1850年拉瑪四世執政時期,是清朝中國商人陳慈黌所代表的陳氏「黌利」家族所建,陳慈黌設立的「陳黌利行」進行暹羅大米出口貿易,此地作為火礱(新式碾米廠)與倉庫。
該地點原是泰國親王的土地,包含河岸腹地與碼頭,1919年由黌利家族所買下這塊佔地6800平方米的土地,並與附近的「黌利故居」連成一體,因而命名「廊1919」(LHONG 1919)。
我們搭乘飯店接駁船到Saphan Taksin碼頭,接著搭乘Chao Phraya的交通船前往Sri Phaya pier(N3)。資料顯示在此下船後可換乘廊1919的接駁船過河即達。詢問當地人也指示搭免費接駁船的地點,但實際到搭船處,在言語溝不通的情況下,最終還是沒搞懂為何沒有免費接駁船,只好買了單趟的Chao Phraya Tourist Boat前往。
這樣的轉乘在酷暑中非常折騰,結論是可以一開始就在Saphan Taksin碼頭直接搭乘Chao Phraya Tourist Boat觀光船前往(一日通票180元、單趟50元),「廊1919」有觀光船的停靠點。
近年來曼谷推動都市再造,幾年前由碼頭倉庫改造成功的Asiaquite(河濱夜市),相當受歡迎。
如今已是熱鬧滾滾、人滿為患,過去的免費接駁船,現在也開始收費了!
於2017年由古蹟改建的廊1919文創園區,目前還沒完全規劃興建完畢,
不過,已經吸引了眾多遊客前來朝聖。
整座建築物就像是一個超大的三合院,正廳的前方有巨大的香爐供民眾參拜,右邊一排過去儲存貨物的倉庫尚在規畫整建中,二樓也未全部開放。
一樓有多家泰國設計師品牌、各式文創店家,結合現代時尚與泰國原創,設計精美獨特,很有看頭,逛得非常開心。
這一家的文創物件,結合金屬與木料,每一件作品都讓人愛不釋手,品味與價格都不俗。
斑駁的牆面與傑出的作品相互輝映,拍照下來像極了一幅靜物畫。
這一家的室內裝潢設計很特別,鏡柱營造出層次深淺與相互投射的趣味。
好在遊客不像Asiaquite那麼多,我們還能在店裡輕鬆自在地玩著光影...
園區內古意盎然,規劃得整齊有序,並且結合了藝術塗鴉,處處都適合美拍,還有大學生前來拍攝畢業照呢!
二樓廁所門口,簡單的布置,竟也美得宛如一幅畫,愛極了這淡幽幽的色調!
可惜的是,園區內不見對這幢歷史建物的一些標示與解說,遊客在這片古蹟中感受了古色古香的氛圍,然後吃吃喝喝、拍照打卡...
雖然覺得新奇有意思,卻無法更深一層了解150年前華人遠赴曼谷謀生的移民歷史,讓我有僅只到此一遊的遺憾。
三月天的曼谷酷熱難當,戶外園區是逛不得,只得找家有口碑的餐廳吹涼打牙祭。
都下午快兩點鐘了,這家Rong Si"榮"餐廳還有不少人排著隊候位。
果然是倉庫格局,室內方正挑高,布置些花草綠植,環境還不錯。
菜色不少,口味還行,價位不便宜。
有種感覺:曼谷年年創新,消費也年年翻漲,與幾年前我所喜愛的曼谷親民旅行,似乎漸行漸遠了...
想要達成小資奢華曼谷行,看來得精打細算些才行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