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丘
虎丘原本並不在預定行程之內,不過肉咖漫遊團安排的景點實在過於鬆散,我臨時上網查資料,發現了這一句話:
「到蘇州不遊虎丘乃憾事也!」這是宋代蘇東坡給予虎丘的讚譽。
管它真假如何,衝著傳說,立馬排進行程。
虎丘在古代就是著名的景點,有「吳中第一名勝」之譽。
進入虎丘首先要經過一座花崗岩石橋,從橋上望見輕舟悠悠擺盪綠水之中,很美。
走入正門,穿過夾徑的高大銀杏,我們依例尋找遊客服務中心,等候免費導覽服務。
非常佩服蘇州這座城市,在旅遊景點的解說服務方面做得如此完善,不太需要等待,就能輕鬆跟隨導覽。讓我們每一處參觀都能眼耳並用,除了讚嘆景致美好之外,也能對歷史典故嘖嘖稱道!
虎丘古跡中最著名的是雲岩寺塔和劍池。
雲岩寺塔建於後周,距今已有1000多年歷史,近三百年來,由於地質結構和建築原因,雲岩寺塔開始不斷傾斜,是一座與意大利比薩斜塔齊名的中國斜塔。
「虎丘」為距今一億五千萬年的中生代侏羅紀時代喷發的岩漿凝結而成的流紋岩山丘。
千人石位於虎丘主景區,旁邊便是劍池。石體巨大,呈紅色,可坐千人。
劉宋高僧竺道生從北方來此講經弘法,留下了「生公說法,頑石點頭」的佳話
沿著山坡緩行,可見許多名人書法的真跡。劍池相傳有顏真卿、米芾、王羲之題寫的字跡。
這石牆上寫著「虎丘」,筆力遒勁、筆跡圓潤渾厚,是唐代書法家顏真卿寫的,而「劍池」二字則是後人模仿補上的。
於是有了「真虎丘假劍池」一說。
劍池是位於虎丘山上的水池,水池狹窄,但兩側有峭壁,上方有石橋連通。
據說存有吳王闔閭墓葬,也是傳說中王羲之「神鵝易字」的地方。
傳說吳王闔閭建造劍池,讓天下名劍陪葬,從「別有洞天」的圓洞穿過後,可看到窄實高聳的岩壁,布滿濃綠青苔,包覆著深不見底的一灣清泉,呈現出神秘的氛圍。
離開解說員,我們繼續沉浸在這片歷史人文與自然景觀完美結合的小山丘裡,優游於山光塔影、岩壑云泉之間,古木、枯枝、圓洞、苔痕…
虎丘猶如一幅好長的秀美畫卷啊!
山塘古街
在出租車師傅的提點下,我們逛完虎丘不走出口,而是由正門離開,左轉沿著河邊開始漫步山塘街。
“七里山塘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唐寶曆二年(825年),大詩人白居易從杭州調任蘇州刺史,為了便利蘇州水陸交通,開鑿了一條西起虎丘東至閶門的山塘河,山塘河河北修建道路,稱為“山塘街”,山塘河和山塘街長約七里,叫“七里山塘”。自古山塘街有“姑蘇第一名街”之稱。”
山塘街前段乃為一般尋常人家,沒有特別妝點,斑駁的白牆,佈滿藤蔓的河岸,樸實中還帶點兒破敗。
漫步兩三里,四下靜悄悄,偶爾一兩個住民經過,感覺時光彷彿許久之前就已在此打住,從未曾向前推進過。
經過一個有趣的市集,就好像是音樂中的過門,寧靜遺世的氛圍在此處飄向天空逐漸散去,接著就走進了由政府主導保持古街風格的山塘街後段,這也是旅遊團參觀的起點。
經典中國小橋流水的風景,小河中體驗搭船遊歷的洋人開心的向我們揮手。
一間間茶樓,有著古意的飛簷,鋪設著木質迴廊,增添品茗好滋味;老街上相當熱鬧,滿是觀光客的店家生意興隆。
然而,我卻是匆匆走過,思念著山塘街前段的江南古氣息。
最後停駐在這間很有特色的"貓的天空之城",小小書店兼營咖啡館,書不多卻有著一片很特別的心牆~~
數不清有多少個孤單落寞旅者,在這兒揪著心寫下一封封寄不出去的信,插在牆架上,漸漸地思念蔓延了一整面牆~~
然後,或許是因為寫下了,於是,有可能也放下了!
這樣的書店,很感人吧!
漫步古街,友伴發現牆上貼了一張"山塘評彈崑曲館"的告示,引我仔細端詳許久~~
「人生是一個過程,人生的意義在於過程,而不是最終的目的。
不要試圖縮短這個過程,從哲學意義上講,最終只剩下三個字"去死吧"」
它提醒遊客:
慢生活,不要錯過一千兩百年的山塘古街,以及一朵六百年的藝苑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