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宋是我們班最會讀書的,當大夥兒依循早被安排妥當地軌道進入職場數年間,老宋已經一路努力從研究所讀到博士成了大學教授,把我們這一群安於現狀的同學遠遠甩在後頭。老宋的先生更是人中奇葩, 47歲毅然離開職場,買下山林,從專業經理人成了農園門外漢。
起先,卸甲歸田是為了遠離紅塵眺望山林放空冥想思索生死!可耳邊總是不停迴響著綠色呼喚,聲聲催促著”來吧!做吧!”。
於是捲褲管踩泥地,植樹種菜、竹編木作,放空過去,重新學起,天天有農務,忙得很踏實,成了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農夫!
今天我們跟隨老宋從雙溪口過吊橋,沿石碇溪旁淡蘭古道,一路走過石碇國小。
接著下到烏塗溪畔親水步道~~溪流苔石、蓊鬱林木、夾徑竹林,最美最涼爽的一段。
步履輕盈經過大板根,走了大約四里路,最後加上一段車程,抵達了烏塗窟蛇舌子,一窺老宋的山中小屋!
庭院深深,沿桂花小徑拾級而上~~石階上曬著貓咪和魚腥草,大門西側有自製堆肥,二樓簷角一個虎頭蜂窩,屋後芭蕉熟了松鼠先知,蛇偷蛋、狗吃雞,樣樣不缺。時序一到,螢火蟲將與滿天星星相互輝映。
老宋的先生遵循自然農法,維護生態體系,與動物們和諧共生。
我呢~~一路讚嘆一邊思索著:
以德國公司的龜毛精神墾荒牧林,到底能與這片土地激盪出什麼火花呢?
此刻,屋後不時傳來短促的"呱-阿-呱-阿-“叫聲,上百隻翡翠樹蛙與老宋的先生一起晉升為烏塗窟的"在地",共同榮耀這一片山林~~
佩服老宋的先生在人生轉折點上的決斷與勇氣;然而,十年前老宋收拾起滿懷憂心疑慮,放手隱身背後、默默支持的大智慧,那才真正教人敬重啊!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